作者:倪双双 编辑: 来源:【国际教育与合作学院】 时间:2019-10-25 阅读:
各教学单位,各新教师:
为使我院新聘教职工尽快融入组织、了解校(院)情、熟悉现行管理政策;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貌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;掌握工作基本方法、基本技能,根据《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新教职工入职教育管理规定》(行政[2010]123号)文件精神,结合我院实际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组织形式
新教师助讲培养由教师发展中心、人事部负责总体安排和协调,各教学单位根据总体计划,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新教师助讲培养活动。
二、新教师助讲培养的内容
1.入职导引教育。通过师德培养、校(院)情校(院)史认知和学院管理制度学习,增强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、使命感、角色感,增强新教师规范意识,强化主人翁精神。
2.教育理论培训。通过高等教育学、大学心理学、高等教育法规、高校教师伦理学等教育理论培训,提高新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。
3.专业导师教学指导。通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对学习、教学督导听课评课,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。
4.教育教学能力培训。通过教学设计、教学方法、说课、备课、评课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等内容的培训和邀请校外专家讲座,提高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技能和教学学术能力。
三、新入职教师培养的模式
根据新教师成长规律和培养目标、培训内容的特点,采取学院、教学单位和个人“三位一体”的多途径培养模式,力求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。
1.校内培训模式。参加校本部开展的青年教师研习营、名师讲坛、教学沙龙、教学工作坊、教育理论学习等活动。
2.导师制模式。遴选有一定资质的、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结对开展教学指导等活动。
3.教研活动模式。开展听课观摩、教学研讨、备课会等教研活动。
4.自主学习模式。开展自主学习、观看网络名师视频课程或参与有助于教学成长的各类其它活动。
四、新教师助讲培养的管理与考核
新教师不参加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,其教学工作考核采用助讲培养考核的结果。
新教师助讲培养期间,学院将组织相关教学专家、督导专家等对新教师培养学习情况、教学安排情况等进行全程监控,并通过听课、试讲等方式进行最终考核。考核结果分优秀、良好、合格、不合格四个等级。考核不合格的,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,对其做出延长助讲培养期、调整岗位或解聘等处理。
五、材料提交
请各教学单位根据新教师的实际情况,填写《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》、《新教师导师制协议书》(见附件),并于10月31日前送交教师发展中心瓯行政楼228室黄晓丹处。
教师发展中心、人事部
2019年10月25日
附件1:行政【2019】108号关于印发《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》的通知.doc
附件2:行政【2010】123号关于印发《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新教职工入职教育管理》的通知.doc
附件: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新教师助讲培养活动安排表
培训模式 | 培训项目 | 呈现材料 | 性质 | 负责单位 |
校内培训模式 | 教育理论培训 | 结业证书 | 必修 | 温大人事处 |
青年教师研习营 | 签到记录 | 必修 | 温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瓯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| |
名师讲坛 | 选修 | |||
教学工作坊 | ||||
教学沙龙 | ||||
导师制模式 | 教学设计、多媒体课件制作、作业批改、辅导等 | 典型教案、课件、导师评语等 | 必修 | 各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教学督导 |
听导师课 | 听课笔记,不少于32节 | 瓯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| ||
教研活动模式 | 听观摩课 | 听课笔记 | 必修 | 各二级学院 |
教学研讨、调研等 | 会议记录、调研记录、照片等 | |||
自主学习模式 | 名师网络课程 | 网络研修日志 | 选修 | 温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瓯江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|
有助于教学成长的各类活动 | 读书报告、活动记录等 | 选修 |
欢迎来访温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 地址: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景观大道1号 邮编:325027 电话:0577-86681521 传真:0577-86680881 邮箱:ojxy@wzu.edu.cn
版权所有 © 温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