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要闻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学院要闻

【安全教育】防恐防暴,安全同行

作者:   编辑:   来源:【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】   时间:2023-10-11   阅读:

2023年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》颁布8周年。为增强全民反恐防恐意识,提高公民反恐防范能力,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反恐防恐安全知识。

  当孩子遇到危险时,他们是否知道怎样应对?当家长遇到恶人袭击孩子的时候,你们又是否知道如何去保护呢?我们给予孩子的保护不仅是把危险完全隔离,还需要让他们知道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保护自己的方式。

  针对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差,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等问题,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很有必要,下面知识点请家长和孩子认真学习:



一、什么是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?

(一)什么是恐怖主义?

  恐怖主义,是指通过暴力、破坏、恐吓等手段,制造社会恐慌、危害公共安全、侵犯人身财产,或者胁迫国家机关、国际组织,以实现其政治、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。

(二)什么是恐怖活动?

 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行为:

1.组织、策划、准备实施、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、重大财产损失、公共设施损坏、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。

2.宣扬恐怖主义,煽动实施恐怖活动,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,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、标志。

3.组织、领导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。

4.为恐怖活动组织、恐怖活动人员、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。

5. 其他恐怖活动。

(三)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?

  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、驾车冲撞碾压、纵火、爆炸、枪击、劫持、投放危险物质等。此外,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、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。

(四)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?

 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,但是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,例如:

1.神情恐慌、言行异常者。

2.着装、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,或与季节不协调者。

3.冒称熟人、假献殷勤者。

4.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、或学校所在之处。

5.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。



二、遇到暴力行为怎么办?

恐怖活动

1.跑为上计:不围观,不停留,撒开腿跑不回头。

2.跑不掉要躲:建筑树木花坛课桌,都可藏身。

3.大声呼救,奋力反抗。

4.在教室内的同学,堵住门窗,防止歹徒进入。

5.报警求助,等待救援。

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?

1.保持镇定,通过楼梯有序快速撤离。

2.远离窗户、玻璃等危险物品。

3.防止跌倒和踩踏。




三、家长如何保护青少年免于意外伤害?

1.准时接送

  请家长严格遵守孩子接送时间,在规定时间内接送孩子。如孩子自行离校回家,请家长时刻与孩子保持联系。

2.注意物品

  家长不能让孩子携带刀具及其他危险物品进入学校。

3.车辆停放

  接送学生时,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的家长,要自觉将车子停放整齐,接送好学生后尽快离开,以免造成交通拥堵。

4.家校配合

  请家长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、班级群,了解学校新信息,配合学校工作。



防恐防暴口诀

第一诀:熟悉环境,牢记出口;

第二诀:保持镇静,迅速疏散;

第三诀:正确引导,有序疏散;

第四诀:不入险地,不恋财物;

第五诀:简易防护,蒙鼻匍匐;

第六诀:善用通道,莫入电梯;

第七诀:火已及身,切勿惊恐;

第八诀:避难场所,固守待援。


欢迎来访温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  地址: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景观大道1号 邮编:325027 电话:0577-86681521 传真:0577-86680881 邮箱:ojxy@wzu.edu.cn

版权所有 © 温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(国际教育学院)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